[寄语]毕业季典礼讲话简短多篇2020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今天你们即将告别熟悉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告别大学这个让人留恋的人生驿站,无限广阔而美好的前景正展现在你们面前。愿大家奋力拼搏,祖国会因为你们而更加多姿多彩!母校将为你们而感到骄傲自豪!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毕业季典礼讲话,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毕业季典礼讲话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作为一名普通的博士毕业生,今天能够在庄重的毕业典礼上发言,我感到由衷的激动和高兴。转眼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就将结束,满怀着对明天生活的向往,我们即将告别尊敬的师长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奔赴新的人生起点。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而在清华度过的这一段青春岁月无疑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为宝贵的记忆。还记得,当初我们怀着对荷塘月色的向往,怀着对水木清华的憧憬,走进清华园。从此,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清华人”。它所蕴涵的使命和责任,激励着我们在不断成长、成熟和成才。
怎能忘记,在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中你我孜孜不倦学习、研究的身影;怎能忘记,运动场上你我生龙活虎的锻炼场景;怎能忘记,在多彩的学生活动中你我青春的活力……太多太多的情景值得我们去回忆。细细想来,清华给予我们的又何止是知识和素质,更为可贵的是让我们明确了自己生活的目的,清华以她深厚的底蕴教我们如何去面对挑战、去面对逆境。在这一片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园子里,我们忘我地投入,感受着付出与收获的快乐。
而我们也欣喜看到和亲身体验着学校的发展。今天,母校已经度过了她的九十二华诞,九十多年的沧桑变化之中映证着多少清华学子为国奋斗献身的铮铮誓言。如今母校向着“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前进,她的步伐是那么地坚定而沉着。
同学们,相比我们的同龄人,我们无疑是幸运的,我们有幸在清华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我们自能体会肩上的责任。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让我们牢记_的殷切希望,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选择了清华,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今天清华赋予我们的一切,必然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人生奋斗中不断前进。让我们相聚在清华百年庆典时,能够无愧无悔的说一句“他日我以清华为自豪,今日清华为我而骄傲”!
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永生难忘。
谢谢大家!
毕业季典礼讲话2尊敬的各位老师、校友、学生家长,亲爱的同学们:
又是一个毕业季,又到一年收获时!今天,是喜获丰收的日子,更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共有1万多名本科生,2700余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你们圆满毕业并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悉心养育你们的家长送上最美好的祝愿!向为你们成长成才付出真诚关爱和辛勤汗水的老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同学们,大学生活无限美好!你们在这里增长了知识与才干,收获了友谊和爱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也创造了属于你们自己,并将被学校铭记的历史:国际数学建模大赛、全国挑战杯竞赛、德国if设计竞赛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让大家领略了南大学子的聪明才智和创新实力;排球、篮球、网球、跆拳道比赛所取得的不俗战果,展现了南大学子的飒爽英姿和坚毅刚强;你们拍摄的《延时里的南昌大学》视频美轮美奂,记录了大学生活的最美年华,是自然美、人文美、艺术美的高度融合;你们自己设计和装饰的男生寝室清雅简洁,耳目一新,颠覆了男生寝室一向邋遢的偏见;你们匠心独运,精心设计的“留园”文化长廊,亲手绘制的校园风景,承载着同学们的青春记忆与美好憧憬!你们富有创意的杰作,展示了南大学子与众不同的横溢才华。这些点点滴滴,都已融入南昌大学生生不息的血脉,并在这里汇聚、孕育与传承,多少年后,当你们回忆起曾经在正气广场上庄严宣誓、曾经在图书馆里遨游书海、曾经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曾经在林荫小道与心上人牵手漫步......这是多么充满激情、无怨无悔的美丽青春!
同学们,你们是我来南昌大学工作后欢送的第一届毕业生,看到你们学有所成、意气风发,就好像父辈看到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一样幸福快乐。1984年我大学毕业,当年毕业典礼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始终是我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今天,我以自己30年的工作经历以及所思所想,与你们一起畅想未来。
首先,要胸怀大志,自觉将个人的梦想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历史告诉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离不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个人的梦想要融入国家和民族复兴的梦想。这样的梦想才可谓“志存高远”。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位校友的成功经历。原江西医学院78级校友饶毅,他1985年留学美国,在那里进行了将近20年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他以卓越的科研成果赢得了世人尊重,成为了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尽管他远在大洋彼岸,却心系祖国的科技发展,_年他毅然回国,协助建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他带领的实验室在神经递质分子机理与调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从他出国深造,到回国创业这段经历来看,对他个人而言也是有得有失,失去的是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获得的是以个人和群体共同幸福为自豪的“中国梦”。他曾直言,直面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不妨扪心自问:“中国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我高兴地告诉大家,这位校友今天也来到了同学们的毕业典礼现场,现在就在主席台上就坐,让我们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学们,未来的二三十年,正是你们发挥聪明才智、建功立业的好时机。期待你们有理想有追求,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把个人的理想抱负融入祖国发展的历史洪流,去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期待你们有思想有创造。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还不是经济强国、科技强国,我们缺乏的是引领世界的思想,缺少的是原始创新与创造。而你们,正处在知识的积累期、思想的活跃期,也是精力最为充沛的上升期,希望你们既要有“仰望星空”的理性思考,更要有“天马行空”的创新创造。
其次,要心有所系,力争将个人的梦想与母校的发展紧密相连。
同学们,从毕业开始,你们就拥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南昌大学校友。从此以后,无论你身在何方,处境怎样,母校将是你们人生旅途中永远的港湾、坚强的后盾、温暖的家园!我曾说过,爱校源于爱国、爱家、爱父母,是一种血缘文化,表现为道法自然、发乎于心的原始情结,而这种情结开始于你们入学的那一天、跨进校门的那一刻。从那时起,你们就已烙上了母校的文化印记,开始传承母校的精神品质。
我想给大家介 ……此处隐藏2134个字……噜声促进了我对于人生的思考;感谢一起办活动清理会场到半夜的小伙伴;感谢在场上给我传球的兄弟,希望你能忘了我的“坑”。我们会永远珍惜在园子里获得的所有友情、爱情以及亲情。
感谢我们伟大的母校,以及默默付出的所有工作人员。我们在艺术博物馆领略了达·芬奇的脑洞,在综体“一二·九”第一次打上了腮红,在老馆为杨绛先生折叠了纸鹤。我们会永远怀念清芬的香锅、听涛的油泼、紫荆的川菜、万人的猪蹄,我们会永远怀念园子里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道路和每一次日落。
最近,我向很多前辈请教人生和工作的经验。他们和我谈到最多的一个问题就守于“选择”。我们刚刚选择完自己做什么样的工作,但是未来我们依然会面临很多选择,大到人生方向,小到日常琐事。每一个选择,都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
回想起来,关于选择,于我而言,有两句话印象最为深刻。
第一句话,发生在20_年。当时我的实验已经做了一年多,却毫无进展,心急如焚。导师建议,把之前4米的管道加长到10米,于是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搭好了一个上吨重的实验台架。一通电,实验结果异常地好。我欣喜若狂,一边歌颂导师的“英明神武”,一边继续做实验。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多,我发现了一个规律,特别好的实验结果是随机出现的,10次里面出现了3次,跟闹鬼一样。但是如果只把这3次的结果拿出来,发文章也驶了的。我把这个情况跟导师做了汇报。我到今天还记得导师当时说的话,他说:“必须把所有的结果都考虑进去,即使做不出来也没关系。因为,我们要对真理负责”。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突然发现,原来是因为管道中有一根金属线没有固定,它的随机脱落造成了之前看起来极好的结果。当把这个问题排除之后,我们的实验才逐渐上了正轨。“对真理负责”,成为了我做科研的第一准则。
后来我发现,“真理”并不仅仅存在于科研之中,每一件小事、每一个选择,都有真理的影子。也许我们穷尽一生所做的,不过是在纷纷扰扰的万事万物中寻找真理、辨明真理,进而坚守真理。“对真理负责”,还将继续提醒和约束着我。
第二句话,来自于我们的校友,林炎志学长的一本书。上面有一篇文章,讲到1966年的时候,他受“”的影响,中途辍学去农村劳动。当时二十几个人睡一铺大炕,白天累得腰酸腿疼,晚上收工回来,很多人来不及洗脚倒头就睡,他当时只能坚持每天读书,这是他生存下去唯一的精神生活方式。那个时候没什么条件,他逮到什么就读什么。他拿着一本《赤脚医生手册》,把上千种中草药的名称背的滚瓜烂熟。就这样过了20_年,1977年恢复高考。因为这20_年没有停止过学习,他顺利考上清华。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不知道结束后还能高考、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得上,却还在坚持读书。他把那段20_年的状态取了一个词形容,叫“没有个人功利的追求”。
我发现,这种追求,是许多清华人的共有追求。我想起了徐銤院士,一辈子只做“快堆”这一件事情;我想起了创业的童之磊,像打井一样,即使打不出水也要“打出岩浆”来;我想起了无数在、在,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前辈。一周之后,我就要去陕北的基层政府工作。也许当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抱着“没有个人功利的追求”毕业、离去、投入工作,我们就能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和这个世界带来一种方向和希望。
从20_年起,每年我都会参加在清华英烈纪念碑前的活动,那上面镌刻着43位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牺牲了的清华英烈。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视频一直在朋友圈刷屏,平均年龄72.3岁的清华校友合唱团合唱了一首《我爱你中国》。他们中间有因抗日情怀选择航空的总设计师,有在核试验基地隐姓埋名的将军。
如果说,英烈纪念碑上,代表着的是20世纪上半叶,挽救了民族危亡的清华人。
如果说,清华上海校友合唱团,代表的是20世纪下半叶,奠定了国家基石的清华人。
那么即将毕业的我们,将要决定21世纪上半叶,清华人的篇章。
面对选择,我想,怀着“没有个人功利的追求”,对真理负责!
也许五十年之后,当我们已经白发苍苍,带着子辈孙辈回到母校,我们也能向前辈们一样,昂首走过东操的看台,大声向母校报告,“我们已经为祖国,健康工作了五十年”!
见了敬爱的各位老师,再见了亲爱的各位同学。
再见清华,且看我们,杨帆远航!
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
毕业季典礼讲话5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EMBA10F班同学蒋怀宇,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和依恋之情,参加庄严而隆重的毕业典礼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_级EMBA同学们,向精心培育我们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向为我们学习付出心血及辛勤汗水的院领导和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作为EMBA同学的一员我本人任职于民航政府机构,专事民航运行及安全管理工作,入学后,我从民航局机关调任民航中南地区管理局,工作性质由专业监管变为全面综合管理,职务和角色转变曾令我一筹莫展。自己因无工商管理背景,有时在课上我甚至很为难去回答企业管理的问题。正当疑虑中,我深切感受到水木清华师资强大而精深的学术造诣,亲耳聆听了钱颖一、李稻葵、魏杰等大师以及杨斌、杨百寅教授等多位重量级专家学者的谆谆教诲,从宏观经济、行业发展到公司治理等诸多方面加深了理解,带着清华学识结合民航实际,在学两年间我带领同事们先后十四次走访了从河南至海南等中南地区六个省、自治区以及珠海、株洲等四个地级市,立足辖区民航通用航空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与省、地政府的领导、机关和企业进行交流,找到了中南地区管理局支持通用航空产业聚集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方略,可以说是清华EMBA了我的难题。清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学风,指导了我的学业和实践,支撑了我踏上创新求索新的征程。
我们10级同学们不会忘记,在学期间,我貌同见证了清华百年校庆。我们还从精彩纷呈的课堂、丰富多彩的拓展破冰、重走联大路等活动中我们收获了天南海北、各行各业同学们的浓浓友情和真知灼见。清华EMBA的熏陶,令我们开阔视野,感悟人生,升华人格。我们高兴地看到,一位位企业家和高级管理同学走上了更高的工作岗位,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清华EMBA正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一生。清华是我貌同的骄傲。清华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已经在我们身上深深烙下了印记。我们将永远铭记清华的培育之恩,永远铭记老师们的教诲和帮助,我们也将永远关心和回馈清华。
老师和同学们:人生有涯,学海无涯。我们将把毕业典礼作为崭新的起点,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开拓进取。我们一定会把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发扬光大,做博学睿智、志存高远的栋梁之材。
今天我们向清华、向老师深情道别,也向EMBA这段难忘的岁月深情道别,师生情,同学谊,就像是一首久唱不衰的老歌,一杯回味悠长的美酒,必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永恒。
让我貌同祝愿清华的明天更加辉煌,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祝愿同学们事业有成,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毕业季典礼讲话简短多篇2020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