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学年度高中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度,教科室在“尊重每个人发展每个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突出质量立校与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用作为换地位、用成就换尊严、用奉献换形象、用今天换明天”的信念,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我校教研组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二、工作思路:
以质量建设为中心,以教研组建设为依托,以教学科研为突破口,推行教师自我发展规划,整体提升教师队伍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改进教师评价方法,以教师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潜能,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观念先进、业务精良的教师团队,实现教学质量的恢复性增长,进而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三、具体内容:
(一)教研组建设方面
1、坚持业务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
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实施读书行动计划,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为达到新课程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教研组要引导教师养成“阅读”的习惯,唤醒教师的读书需求。在教师发展规划中,每位教师制定每学年的读书学习计划,并上报教科室,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对“多读多思、以读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予以表彰。
2、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通过一年的努力,“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我们看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离我们预设的目标还相差较远,有的老师仅仅在公开课中加强了研究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很少,还有极少量的教师对其兴致不高,知之甚少。今年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四有”生本课堂的理念,普及“四有”生本课堂教学,力争把这项工作推向深入。以教研组为单位,在今年10月和11月举办“四有”生本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以教研组长、备课组组长、组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听课评委组,进行量化打分,实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力争80%达到优秀的目标。
在今年9月下旬,举办教研组长研究课活动,10月份举办高三第一轮复习探讨课,在明年2月上旬举办新进教师汇报课,下旬举办高三第二轮复习探讨课,3月举办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4月举办中年教师优质课竞赛。
3、落实集体备课制度
认真执行《远安一高备课组量化评估方案》,备课组长要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研究。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备电子教案,尝试学案导学的做法。高一备课组要加强初高中衔接教学的研究,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衔接,在学法上进行指导,9月份完成初高中衔接教学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二年级备课组在培优辅差上加强研究,制定计划,在明年5月份完成远安一高培优辅差校本教材的定稿;高三备课组要加强高考的研究,提升复习效率的方式方法研究,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的研究,特别是培优的研究要加强,尽快出成绩。
(二)教科研工作方面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
课题研究要为教学服务,用课题带动教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课题研究要有
利于教师的发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终极目标;课题研究采取分阶段进行,分级要求,并以制度做保证进行考核奖励。
省市级课题研究要有组织有计划,教研组要全员参与,分工合作,教研组长和备
课组长积极协助课题组开展研究、整理资料和汇报结题,并在教研组内推广实践,力争在二至三年内完成。学校对其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并按照《远安一高教改课题立项及管理办法》对课题组给予奖励。
小课题研究(包括校级课题和个人课题)要立足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求本着“低起点、小切口、短周期和大影响”的原则确立。学校平常的教学研究主要是日常教育教学的小问题,课题都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教师的教研要强调问题解决,不搞花架子。一般在一年完成,并把研究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写出来,学校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优奖励。
在9月15以前,教研组长对本组的课题进行摸底,对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写出详细具体的计划,包括课题、课题负责人及课题成员、课题实施方案等。
5、逐步推进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开展具有学科特点的学生活动
教育部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要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掌握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创造条件。”按照《远安一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可采取先分学科小规模研究再分教师全范围研究的策略,逐步把研究性学习课程做大做强。本学年,由教科室与高一年级具体实施。
以科技体育艺术节活动为契机,教研组每学期开展1~2次大型学生活动,如语文组的演讲(请收藏本站:www.)比赛,诗歌朗诵活动;外语组的口语比赛,书法比赛;化生组的环保社团活动等等。
(三)教师队伍培养方面
6、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职业道德标准和规范;教师是一种事业,它需要用心去做,它要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应具备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同舟共济的协作精神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
第二篇:2014-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教导处、教科室工作计划
2014-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教导处、教科室工作计划
围绕学校二届三次教代会制定的三年工作目标和2014年主要工作任务,结合教导处教科室工作实际,本学期重点工作:
一、认真落实规范办学要求,更加注重课堂和课程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成绩有新突破。
(一)加强师德建设,提高自身修养,为人师表,依法施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认真学习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胜利二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胜利二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严禁体罚、讽刺挖苦学生、乱订教辅资料、从事有偿家教、上课接打手机、擅自离开课堂、上课迟到等现象的发生。教导处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并于5月进行学生座谈与问卷,一经发现问题,按照学校规定处理,还要按照《胜利二中教师工作考核办法》规定扣除相应考核分数。提倡老师多与学生沟通,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发挥导师作用, 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帮、辅力度。
(二)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打造高效课堂。
1、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讲你听,课堂主角是老师和书本,没有把教学的主体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2)讲的针对性、实战性不强,多叙述性语言及对教材的解读。3)教学组织的策略(设计)及过程少(讲到哪算哪,讲到哪问到哪) ……此处隐藏4811个字……,并及时登记。本学期,每位教师须上一节多媒体课件课,寄宿班的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上课时数须占总课时的40%以上,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教科室将定期组织检查,并将之纳入学校教学常规检查之中。同时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迎接进修学校组织的相关考试。5、总结教科研经验,认真组织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与评比活动。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实践是理论的基础,而理论对实践又有指导作用。因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认真总结教科研经验,将其上升为理论,再用这个理论来指导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本学上学期末,学校已作了布置,每位教师必须交一篇与本人课题研究有关的有质量的论文。各位教师要认真撰写,精心修改,及时上交,争取在本次教科研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取佳绩。同时教科室将组织部分教师参加“教海探航”、“新世纪园丁征文大赛”等论文评选活动。同时教科室将组织学校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编辑《云林中学教育教学论文汇编》,不断积累教科研的过程资料,推广教科研工作成功者的经验。
第五篇: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走丰富质量内涵之路,致力全面提升学校品味"这一总体思路,根据洪湖市教研室、教科所新学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树立"科研引路,教学创新"理念,不断丰富"科研兴校"内涵,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
二、工作重点:
1、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继续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教研和科研的协调稳步发展。
2、以加强理论学习为抓手,努力营造理论学习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日常性研究,努力开创群众性研究,常态性研究为主的我校教科研工作新局面。
3、继续做好校刊《尖尖角》、《我行我思》的编撰工作。
三、具体工作与措施:
(一)开辟多种渠道,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作为教师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教科研理论武装自己。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学校进步发展的逻辑起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的下一代。本学期,教科室将结合新教育实验开展一系列读书学习活动。坚持:
1、集中学习和自己学习相结合。
2、精读与通读相结合。
3、读与写相结合。
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以"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这样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二)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继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老师们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学校将邀请有关教育专家、教学行家来校作讲座、指导。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也打算邀请市教研室的相关人员作辅导,拓宽视野,扬长避短,不断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科室组织的课题、科研等业务培训,以提高教育研究水平。培训活动时,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本学期计划培训一到两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讨活动、出席观摩交流,促使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
2、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开展各种以教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主题的学术活动,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通过新老教师师徒结对、说课比赛、撰写教育随笔比赛、教育博客评比等形式,引领教师始终关注和直面现实,善于发现、,把课题研究与校本培训、培训与考核、培训与评优、培训与小型竞赛相结合,定期组织座谈交流会,以促进骨干教师的茁壮成长,真正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不断推动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3、结合各类征文活动、荆州市、洪湖市教育教学研究案例评比活动,继续开展校内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分析等征文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
(三)加强研究讲实效,严格管理求发展
1、健全科研网络机构职责到位
2、扩大课题组,调整课题组成员
3、加强教科研骨干队伍建设
(四)深化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过程
规范的管理是提高科研实效的保证,是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健康有序、高效运行的关键。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做好五大主课题的研究工作,由教科室牵头,组织课题组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1)坚持教科研过程的规范管理
本学期,教科室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学校现有课题进行规范管理,每月一次组织教科研的专题活动。课题研究组分工到人,计划、总结、活动记录、资料收集有实验组教师分别承担,实验教师要有计划、有总结、有个案,使教科研工作进一步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内涵。从管理中求质量,从管理中求规范,从管理中求发展,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做出努力,增添教科室的亮点。
(2)提高各类教科研用表记录的及时性。
教科研用表,是为了准确记录教科研工作中的各种信息,为研究工作提供客观有效的证据。
(3)继续深化几个重点课题研究工作,推进课程改革,突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进一步深化学校课题研究。
(4)课题研究与各类公开课整合
为推进教学研究与新课程改革,学校开展了各类公开课活动:示范课、教研课、汇报课、验收课等。课题组一如既往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将自己承担的公开课与各自研究的课题结合起来,突出课题研究要深入课堂,以课题研究的要求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打造精品课。在公开课中落实课题研究的措施,体现课题研究的特色,充分发挥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的作用。
(5)教科研工作渗透进日常工作
现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了自己的研究课题,语文、数学、英语要在备课本上认真制定计划,要求每位教师,以课堂和日常教学工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使自己的小课题研究做到基于教育教学,为了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中,带着课题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研究的措施,总结得失,写好教育随笔,以推进课题研究,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课题只是一个平台,思考和分析才是本质。因此,倡导课题组成员养成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的习惯。
(五)提供有效平台,促进交流推广
1、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平台:教学博客,校园网络、qq群、学校网站。
2、积极参加市教科室的活动,做好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
文档为doc格式